|
在钓鱼过程中要动静结合。钓鱼讲究静,一个安静的钓环境,于鱼于人来说都是极为重要的。“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堆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胡令能《小儿垂纶》)。诗中的“遥招手”和“不应人”,活灵活现的表现了小孩钓鱼时神情专注、天真烂漫的神态和不使鱼受惊而让周围安静的神情。 云淡风轻,水波不兴,水中的鱼不受惊扰,水边的人安心钓,可以说,在钓鱼过程中,怎一个“静”字了得。但钓鱼过程中所说的静也是相对的,并不是要守在某个地方一动不动。这要根据季节、时间、水域以及钓环境而论,有时适当的动一动,反而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钓鱼谚语中有许多关于在钓鱼时“动”的话题———“挪挪窝,钓的多”、“一三迁”着重指钓的三个时间段———早、中、晚。要根据一天内时间的变化,合理寻找钓位,主动适应鱼类生活觅食的规律。早晚,鱼类喜欢靠边觅食,就要钓边;中午太阳高照,天热,鱼都游回中间的深水区休憇,此时钓中间效果会更好。 “早钓西,晚钓东”也是有其科学性的。早上太阳从东边照过来,人在池塘的西边,人的身影就不会映照在水中,从而也就不会惊鱼;下午,太阳光从西边照过来,人在池塘的东边,身影也就不会映照在水中。因为人的身影晃动,对水中的鱼影响很大,鱼可以通过自己身体的侧线感知到。太阳光越斜,人在水中映照的身影就会越长,对水面的影响也就会越大。 在钓过程中,要有动有静,动静结合,在静态的钓环境中寻找动态,使钓鱼活动真正变得轻松和快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