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爱钓鱼的人都知道,浮标一直占着一个特殊的位置,往往在紧要关头起着起死回生的作用,种种的传说,让浮标披上了层层神秘的面纱,如果一但沉迷在浮标的怪圈里,标魂将会给你带进一个不可自拔的境界,作为一个浮标的设计者及制作者,从商业的角度考虑我没有必要写这篇文章。作为一个热爱钓鱼的人,我认为从良心上应该上写出来。但决不是想攻击任何人。 这几年钓鱼界及渔具界有很多的怪事,某人只要在某重要赛事取得好成绩,马上就可以全国各地乱跑,就变成了制饵专家,浮标专家,本来这些成名的高手把自已钓鱼心得,对鱼饵的认识,浮标的认识,推广给钓鱼人,是广大钓鱼人的福气,如果太多的商业行为只会为学钓的人及销费者带来负面的影响,MBA的飞人乔丹,是否能设计和制造蓝球及运动鞋?无论鱼饵也好、浮标也好,我还 是认为需要有很专业的知识及设备才能生产出有稳定质量保证的产品,生产商家结合钓手的经验推出新的产品本来是好事,但考虑市场利益的同时,钓鱼人的利益我们更应该关注。 前段时间我看过几篇文章,内容都是关于浮标的,其中一位由钓手变成浮标销售的人写到他在参加一场重要的赛事中,由于标尾的油漆吸水,影响了调目,令他失去了这次比赛的好成绩,后来他找人改良了标尾的油漆,用这种标尾的浮标就连连夺冠……,姑且 勿论此君是否知道这种标尾工艺多年前已经制作出来,很久前着名钓手从杰就在上海给我看过日本生产这种标尾工艺的浮标,更不要说标尾的油漆改良了多少代,无论是标尾质材及荧光漆,只要是高质量的,制作成粗微粒吸光放大型或者制作成平滑型,都具备有不吸水的功能。 我们没有必要去了解他的三届省冠军是否真的使用了这种浮标,如其所说使用了这种浮标之后,全国冠军,钓王都是他的了,我认为在某一场的比赛的成绩,抹杀了自己对鱼情的分析,鱼饵的使用,技术的发挥,把功劳全归于浮标是对浮标的抬举,或者将比赛的失利认为是标尾的责任,更是无稽之谈,写文章不同于做广告,应该严肃认真,对读者负责,写错了读者可以原谅你,如果有其它目的误导读者就不对。 浮标在商业运作及推广时,往往被某些人加上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一会说是根据飞行的空气流体力学设计,一会又说是根据潜艇的水流流体力学设计,一会又冒出是请什么专家、教授设计的黄金分割形态。种种传说令销费者如坠云里雾里,台钓浮标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时间,从日本到台湾到中国大陆,多少的钓鱼人和多少的工匠实践者,当中一定有比我们有知识和经验的人,为什么他们不使用这种原理去设计浮标?当中一定有它的道理。 其一:浮标不能依据什么飞行的空气流体力学来设计,原因很简单,飞机飞行时飞机本身的机器产生飞行的推动力,根据推动力的大小、速度产生的气流来设计飞机的形状,重力及装载力的分布,平衡飞机的飞行状态及稳定状态。用减低飞行的阻力来增加飞行速度,而浮标在钓鱼时的运行中自身并不能产生动力,一条鱼吸食时的力量,对浮标产生牵动力所造成浮标下沉的速度及幅度影响,怎能与飞机澎湃的推动力相比?我们的浮标是用来钓鱼的,并不是用来投砸天空的小鸟,如果说高速的跑车后面装上扰流器,是否人力三轮车后面都要装上扰流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