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个人认为,虽然商品饵名目繁多、各式各样,但如果从以下六个方面去分析,那么就很容易认知和掌握每种鱼饵的特性,分别是:成分、香型、味道、状态、比重、颜色。 一、成分 由于饵料厂家出于商业目的,鱼饵包装上没有详细说明产品的组成部分,我们只能凭经验去判断每种商品饵大概的成分。虽然直观的辨识很难判断的完全准确,但是养成对每种鱼饵的成分做些留意观察的习惯还是很重要的。 所谓的成分,并不是鱼饵中各种化学元素所含的比例,那是营养成分,我们没必要去研究。现在的商品成品粉饵,大多是复合型的饵,是多种材质配比好的,多数可单独使用。这里所说的成分是指复合型成品粉饵里面所包含有哪几种单品。 单品的种类很多,有些成分尤其是各种添加剂,厂家是秘而不宣的,常见单品: A.植物性 1.麦麸(粗、细、精,多种) 2.膨化土豆粉、土豆粉(雪花粉是必备的) 3.膨化玉米粉、玉米渣、玉米面 4.膨化地瓜粉、地瓜粉 5.蚕豆粉、黄豆粉等豆类原料 6.豆粕、花生饼、菜籽饼等二次加工的原料 7.海苔、藻类、草本类植物原料 8.小麦蛋白粉(拉丝粉,必备) 9.…… B.动物性 1.鱼粉(海洋鱼类、淡水鱼类烘干粉碎加工而成,鱼喜欢吃鱼的现象是生态平衡的体现,人吃人的社会则是可怕的) 2.虾粉(南极虾、赤尾青,南方用冷冻的鱼虾肉钓罗非,浓腥) 3.红虫粉(公虫个头大、黑头,暗红色,好用;母虫个头小,颜色鲜红,绿头,拉饵用;公母说的不是雌雄,而是品种不同,公母只是一种俗称) 4.蚯蚓粉(感觉蚯蚓还是活的好用,那种为了好挂钩把蚯蚓拍扁的做法不敢苟同) 5.蚕蛹粉(钓鲤鱼绝佳) 6.蝗虫粉、蝇蛆粉、黄粉虫粉(这几种营养价值很高,可能鱼饵厂家用的较少,但作为饲料一定不错,如果有条件,我会用它打窝,把鱼养胖了再钓,反正平时也钓不着) 7.…… C.添加剂类 1.香精 2.糖精 3.卵黄素 4.甜菜碱 5.酒 6.中药汁 7.防腐剂 8.稳定剂 9.色素 10.粘合胶 11.氨基酸 12.其它化工材料(有些化工原料可以引起皮肤过敏,俗称“烧手”) 这是某香料厂的水溶性香精产品列表,品种之多,令人咋舌: 牛奶、可可、甜橙、苹果、香蕉、香草、红豆、哈密瓜、花生、什锦水果、红枣、酱油、西瓜、葡萄、薄荷、桔子、蛋蛋奶、烤红薯、草莓、桂圆、桂花、焦麦、麦香、木瓜、凤梨、庶糖、咖啡、山楂、红蜜番茄、香雪粽、糯米、烤面包、蛋糕派、水蜜桃、椰子、荔枝、巧克力、甜玉米、柠檬、绿豆、奶油、豆奶、酸奶、菠萝、绿茶、菊花茶、金银花、香芋、瓤香蜜瓜、白香瓜、糖炒板栗、泰国香米、蜂蜜、黄桃、黑加仑、核桃、香雪兰、人参、黑米、芝仕奶酪、奶糖、雪麦烧、燕麦至尊、劲奶王、猕猴桃、老红糖、芒果园、芦荟、马蹄、冬瓜茶、果蔬汁、香蜜小红枣、香思果、蛋黄、红茶、番石榴、金麦片、至尊黄油、酸梅汤、西柚、名仕蛋糕、清凉剂、甘蔗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