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野钓的环境与商品鱼池明显不同: 1、水面大,鱼种多,大鱼多,但鱼的密度不大。 2、水底地形起伏变化大,受注水河流流量与季节性变化的影响,水流、水温、水压变化大,直接影响鱼的固有习性,其活动规律难以把握。 3、野钓受自然环境的束缚很大,其气温、气压因季节的转化而变化迅速,风大而且风向、风力等令人捉摸不定。 4、野钓的范围很广阔,环境复杂,其地质、地形及其土壤特点、植被分布、动植物群落(尤其是昆虫的繁衍)的变化、人类活动与农作物的生产、养殖业的状况等等,都与野钓活动密切相关。 5、鱼的种类繁多,鱼种与鱼种之间、鱼种内部之间其鱼体的大小差别也很大。 在这种种不确定因素条件下进行野钓活动,钓者又多是奔着大中型鱼而去,但钓具、钓组的配伍难以固定,大大增加了在配置钓具方面的复杂性与负担。应对的方法只有一个:事先多备几套钓组,以适应复杂多变的情况,对于不喜欢总在一个地方垂钓的钓友更是如此。 野钓的环境虽然变化多端,但万变不离其中。俗话说得好:你有千条妙计,我有一定之规。在这诸多特殊而且轻易不可人为改变的自然条件下垂钓,只要能够坚持“六大”原则,就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竿:用大鱼竿 大竿即长竿。在湖泊、水库等水流相对稳定的大水面垂钓,海竿以使用3米以上的中硬调长海竿为宜,既可以投远,还可以在遇到大鱼时发挥竿长而结实的优势,能周旋应对自如。手竿用6.3米以上的长竿或者10米以上的超长竿,或者在竿柄处备好二三十米与钓线已经相连的备用线,在大鱼问钩时放出备用线用于遛鱼。或者准备一把小海竿,在手竿处于困境时拿出来,接到手竿柄上挥之应战。 在江河溪流等水流变化较大、水流湍急的地方野钓时,尽量使用2.1米、2.4米左右的小海竿而不用手竿。3米左右的手海两用竿在上述情况下比较适用。江河溪流钓,要竿短线长;湖泊水库钓,要竿长线也长。由于市场上手海两用竿价格较高,钓友们可以在渔具商店购买能储线三五十米的小型鱼线轮及过线环一套,将其安装在自己的2.7米、3.6米硬调、超硬调手竿上即改造完成,花钱少,但非常实用。 二、线:用粗鱼线 钓大鱼,必须使用粗线,挂钩时,也唯有粗线才能助你摆脱困境。线之“大”,有四层含义: 1、主线要粗。主线的线径一般不能小于0.35毫米,最好是0.40毫米以上的。否则,一旦遇到大鱼或者小树、草根儿之类的东西,就会束手无策地采取“下下策”了。 2、脑线也要粗。脑线的线径,不能低于0.25毫米,必要时可以与主线一样粗,但梆钩时要选择不同的方法,以弥补脑线过粗之不足。基于小钩也能钓上大鱼的事实,再野钓环境下,小钩也要梆粗脑线。要选择抗拉力大的柔软、弹性大的鱼线做脑线,主线也一样。弹性大、柔软的鱼线,可以弥补海竿在遛鱼时固有的竿短、竿硬的相对缺陷。我在总结多年的野钓活动经验后认为,海竿的脑线不能细于0.30毫米,只要遛鱼得法,大鱼是不会把钓线挣断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