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在冬春季节巧垂钓?2007年初冬的一个星期天,天气晴间多云,气温5~12℃。我和钓友王跃红相约去离我县有20公里的黄花寺水库钓鱼。 黄花寺水库是一个依山而建的小水库。水库西南岸是浅滩,东岸是堤坝,北岸是石岗,水库北岸的水位较深。我和王跃红考虑当时天气已冷,鱼儿会聚在深水,于是我们在北岸打窝下钩。窝点水位深约3米,我用悬坠钓法,钓饵为蓝鲫鱼2号商品饵。王跃红用传统长竿钓法,钓饵为红蚯蚓,同时还打了三支海竿,挂串钩钓组用红蚯蚓主钓鲫鱼。 时间过的飞快,转眼间两个小时过去。我和王跃红两支手竿总共钓上来六条小杂鱼和一条五六十克的小鲫鱼,上钩的鱼荤素饵都吃。鱼虽然钓的不多,但命中率倒挺高,几乎是标动即中鱼。这期间海竿铃铛也不停的响,每次都是短促的一声,提竿是空,不提竿,它反复地响一直没有大动作。等过了十多分钟,铃铛不响时收竿一看,蚯蚓全部被咬得残缺不全,钩尖外露。就这样两个多小时,只钓上三条鲫鱼。数量虽少,个头倒不小,每条都有300克大小煞是喜人。 我默默地思索着:为什么手竿命中率高但获鱼少,说明窝中鱼少,凡来的鱼基本都被钓上来了。窝点没鱼当然获鱼就少,而海竿铃响个不停,说明钓点有鱼。有鱼钓不上来,说明钓法不对,可以做适当的调整。 想到这里,我放下手竿,给一支海竿重新上饵抛入深水。架好后,我就守在这支竿的旁边,眼睛盯着竿梢,脑海里继续思索。三分钟后,竿梢弹了一下,铃铛发出清脆的叫声,我伸手抓住扬竿,收了两圈线后,才感觉没有中鱼,等坠落底后,我收紧线继续守,干脆不再把竿插到支架上,而是直接握在手中。收线后我两手握住竿把并支在腿上,全神贯注盯着竿梢。几分钟后,竿梢又弹了一下,同时手上感觉到有力的一扽。绷紧的脑神经在零点几秒的时间里已指挥我下意识地完成了扬竿的动作,收线时感觉到有点力量,果然中了一条近500克的大鲫鱼,这让我喜出望外。看来此法奏效!手竿不上鱼是因为鱼都在深水,而海竿光响铃不上鱼则是因为天气寒冷鱼的吃口轻,不容易吃“死钩”造成的。只要变被动为主动,抓住咬钩到吐钩的一瞬,及时扬竿,定能有所收获。想到这里,我豁然开朗觉得眼前一片光明。于是我连忙装好蚯蚓抛出去,并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跃红。但他对此法的可行性显得信心不足,直到他看到我真的接二连三中鱼才急忙跑过来,也抄起海竿如法炮制。就这样,我和王跃红你一条我一条比着上鱼。钓到下午四点多,提起鱼护一看,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大大小小的鲫鱼足有十几千克重。要知道,即使在钓鱼的黄金季节,一次钓获这么多鲫鱼也是极其少见,而初冬季节能有如此的收获,更是想所未想的。在返程的路上,跃红一直在大呼过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