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钓鱼网
 

钓鱼技巧大全 钓鱼视频大全

首页

钓鱼技巧大全

钓鱼视频大全

钓鱼鱼饵饵料

钓鱼鱼具钓具

 

搓饵钓浮中的问题和对策

 

  刚接触悬坠钓组的时候,我认为它的最大特点是两钩搓饵,鱼不咬钩,钓饵到时间化了就是打窝。有鱼咬钩,提竿一个钩勾住了鱼,另一颗饵抖散了也是打窝,这样边钓边诱,鱼是钓不绝的。可是一到夏天情况就变了,本来钓得还可以,9点以后随着气温的升高,鱼越来越少,窝子里鱼星依旧,但两饵到底后鱼的吃口变得非常微弱,漂尖上只有半目动作,即使改成拉饵也不会有大的改观。但有两个现象值得注意:一是鱼漂站直,两饵重量刚刚对鱼漂产生作用时会出现停顿;二是漂尖下行到调目与钓目之间,鱼漂有一个明显的下挫动作。如果这两个动作抓不住,鱼漂继续下行,信号就没有了。
  这类事情经历多了,自然就悟出了鱼离底。但调整钓组,把钓棚上提20厘米钓了几条后,鱼的位置又变了。中午前后,钓棚由水底向上,几乎是10厘米一个层次,不断拔高。到了下午3点以后,鱼层开始降低,钓棚向下调整,到4点半以后恢复底钓,鱼的咬钩又变得勤快起来。
  对于鲫鱼的这一活动规律,我一直以为是天气因素造成的,因为春秋两季的鲫鱼都是贴着水底咬钩的。后来,看了《钓鱼》杂志上的文章后才知道,除了水温和溶氧原因外,还可以利用商品饵的松散特征。在抛钩中形成一个自上而下的垂直雾化区,从而把鱼由水底一步步引到上中层,甚至接近水的表面。受此启发,我也尝试把鱼引高,并在几位高手的指点下学会了拉饵钓浮技术,但有几个问题不能解决。1.能被引高到上中层的鱼规格偏小,水底的鱼有大有小,怎么会只有小鱼引高而没有大鱼上来呢?2.鱼被引高后,鱼漂信号就乱了,搓饵钓底时漂尖下挫或上浮2目的中鱼率极高,而拉饵钓浮是动作越大空钩率越高。3.在鱼上来之后改搓为拉好呢,还是预设钓棚,直接搓饵钓浮?
  A 一位高手说:钓饵在下沉中不断溶散,而且是一入水就开始化,到水底时钩上的饵只有原来的1/3了,其它2/3化成许多微粒慢慢下沉。抛钩快了,前一竿化掉的饵还悬在半水里,后一竿又跟着溶散,这样半水里饵微粒就积多了。鱼先是在水底等着上面的饵,由于钩上的饵只有两颗,鱼聚多之后两颗饵就不够分配了,那些原来在底下抢不到饵的鱼就会到上面来抢, 于是鱼就被引高了。对这样的解释,我半信半疑,因为它只符合底钓到浮钓的变化,即由深到浅是单向的,而且使用的是比重很轻的雾化型钓饵。事实的另一面是,鱼有时候会追着钓饵的下沉,从上层一直追到底层。如果换了下沉中溶散不多,比重大而有残饵保持原来4/5的重量,鱼不是就不上浮了吗?有关文章在介绍王永贵的用饵经验时就说到,搓大饵,在滑鱼中钓老实鱼是不能雾化的,只有把鱼控制在水底才是争取有效鱼讯的办法。
  B 搓饵钓底是两饵落底,鱼衔饵后向下行动的空间受到限制是必然的,所以反映在鱼漂上的动作不管是下挫,还是上浮,体现的应该是饵的横向移动和向上提离水底。钓浮时两饵悬离底,鱼有足够的空间把饵往下拉,是漂尖下挫幅度增大的原因。两饵悬着,鱼可以从饵的下方把饵衔住,如果它继续向上游动,鱼漂会升得很高。但这个动作在拉饵钓浮时不都表示饵已被鱼衔住,这是因为:1.子线上粘了饵,鱼多时会咬住子线;2.鱼对动荡的钓饵有试探行为,会把钓饵往上顶;3.鱼对絮状纤维有轻吸狠吐的习惯,鱼吐钩鱼漂就借势上升了;4.饵重减失后的惯性作用会使鱼漂突然上升很高;5.水压和水流变化促使鱼漂上升;6.两尾鱼同时作用于钓饵的不同方向,鱼漂也会上升。


 
推荐阅读:
 
 
温州钓鱼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