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提竿过轻 有鱼上钩时担心钩豁鱼嘴而跑鱼。故提竿过轻,如果是大鱼咬钩,竿梢在小幅度“点头”时,轻提竿就容易穿不透鱼嘴。因为大鱼的嘴唇肥厚,会在收线过程中脱钩。 对策:发现是大鱼上钩(从竿梢的反应上可判断出是大鱼还是小鱼),要及时抓竿在手,并用力挥竿(挥竿要有分寸,以防用力过猛,拽断渔线或钩豁鱼嘴),使钩子深深扎入鱼嘴。 提竿过猛 很多钓友都有此种情况,只要有鱼上钩,抓起竿子就向上猛地一挥,收线时感觉沉甸甸的,到面前时却无鱼。如上钩的小型鱼类,猛地来这么一下,不钩豁鱼嘴那才怪呢!如是大鱼上钩,鱼大体重嘴唇厚,虽然钩不豁鱼嘴,但在过猛的力道下,断线的可能是比较大的。 对策:如果铃铛“叮铛、叮铛”地响这么三两声,竿梢幅度摆动小,一般情况下是小鱼上钩,因鱼小嘴薄,坠的重量就能钩透鱼嘴,此时只要绷紧海竿,收线就行。如果是大鱼上钩,而且已经把海竿拉弯腰了,就不再需要大力扬竿,因大鱼在坠的重量和竿子的作用下已被钩牢,此时只要绷紧竿线,收放线溜鱼即可。如铃响线松,就要快速扬竿和收线,必要时还得向后退。这是因为鱼上钩后向岸边游来,不这样做的话鱼很快就脱钩。 提竿过慢 鱼上钩时,拉得铃铛直响,竿子一次次被拉得大弯腰,钓友才姗姗提竿,大鱼早已逃之夭夭。去年10月22号,在水库钓鱼时,一陈姓钓友一次投下了12支海竿,由于频频上鱼铃声不断,竿一次次被拉成弯腰。而陈钓友每次都是竿子弯了几次腰后,才慢慢腾腾地过去提竿,十有六七是鱼去钩空。 对策:如是小鱼上钩,一般情况下不会跑鱼,早点晚点也未尝不可。若是大鱼上钩那就不同了,只要铃响1~2次或竿子大弯腰,就要及时提竿,否则,大鱼会借助水中的就可轻松脱钩。 对策:少下竿,集中放,钓友坐在竿中间,无论那支竿上鱼,都能一步到位,及时提竿。“战线”过长,会顾此失彼,延缓了提竿的时间。 收线过快 不管鱼的大小,摇得轮子飞转,钩豁鱼嘴是大有人在。试想,薄薄的鱼嘴怎经得起“狂拉猛拽”,小鱼不谈,大鱼也经不起这样的猛烈动作。 对策:根据鱼的大小来摇轮收线,小鱼上钩可快点收线,控制在中速以下。大鱼在绷紧海竿的前提下,慢慢摇轮收线边收边溜,若大鱼向岸边快速冲逃时,就要加快收线速度,否则,有脱钩的可能。 泄力设置不当 有的钓友使用海竿习惯把泄力拧死,上鱼时用逆止开关遛鱼。鱼要线时泄力设置一点作用不起,根本达不到遛鱼的目的,甚至还有“炸线”的危险,还有钓友在上鱼时,不知道根据鱼挣扎力量的大小及时地调整泄力,种种设置不当的泄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