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垂钓是目前流行的一种休闲活动,每到节假日,很多朋友都会结伴出钓不管鱼获多少,都会很开心, 可是现在的野生环境越来越少,大部分都是人工建造的鱼池.用一句目前流行的话就是"黑大坑".鱼类的生存环境发生了变化,如果大家想多钓鱼必须要了解不同的水域,不同的钓场和各异的鱼情来逐一应对,才会有好的收获.下面对经常遇到的几种开放鱼池具有的共性问题,做以简要分析。 1.人工建造的塘口一般都比较平整,水不是很深,因为水浅会对垂钓造成一定的影响.鱼乐贴吧 鱼会通过自身灵敏的感觉器官对所处的环境作出反应,过浅会觉得不安全,尤其是鲤鱼表现最为明显,躲在一处不游不动。看着水面较大,其实鱼活动的范围很小,鱼老板也深明此理,这就增加了钓鱼难度。鱼的来源多数为异地买进,来路很少有人知道。分析一下,鱼来之前是在喂养池子,有足够的水深和活动区域,这样才适合鱼的生长。如果放到浅水池子,水质,深度以及处界环境等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鱼不会马上适应,所以就会遇见刚放的鱼一段时间内不吃钩,也可以说是短时间的调整期。对这种浅水新放的鱼,下水惊慌失措,也就是常说的窜边,如果鱼况好的话,放鱼一小时左右是钓鱼的好机会,这时不是鱼在找食而是窜边时遇见食,选用短竿钓近岸草边。几小时或更长一段时间,鱼游到四周后折回头,逐渐适应了环境,就会寻找较为安全栖息地,此时,不论你使用什么招法它轻易不会主动找食儿的。这就要去寻找鱼在哪儿了,草窝、肃静地方是首选,前提是水不能过浅。如遇深坑也是尚的好钓位,在有限的水深条件下,鱼会寻找深水食物充足的安全之地。亲眼见过有的钓友在浅水地方偷偷下水挖一深坑,然后早早来占窝,结果鱼获相当好。 经过一段时间的垂钓后,会逐渐适应这里的环境,熟悉了岸上人,水里的饵,饵里的钩,避而远之形成了滑鱼,等人们走了,它们会游到鱼人们留下各种美味的窝点,安心的饱餐一钝。 对于这种水浅鱼滑池子,如果确认里面有一定数量的鱼,人多的时候,甭想钓到它,选在人少的时候下竿,如果水肥且浑选择饵料以清淡为主,状态适中,轻抛钝钓,钓到滑鱼的机会很大。 池水浅而水量少,受温度天气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很直接,天凉水也凉,天热缺氧,都会影响鱼的活动觅食。 岸上人影晃动,大声吵闹等这些异常声音的惊扰,如果池子稍大些会躲到安全之地,如果没处躲藏,鱼会乱窜如惊弓之鸟,钓之更为不易。曾亲身经历过一次浅水池钓鱼,在一个长不到百米,宽十四五米的小坑子,水深不过50公分,鱼老板实在,自家养的12斤鲤鱼放了二百斤,4.5米的竿子轻松打到池中,钓鱼人一个挨一个,打窝抛竿的接连不断,但上鱼的没几个。因去的晚没地下竿,发现池子西北角长一棵小树,树头歪到水里,岸边长了很高的草,坝高坡陡,想在这下竿有点难度,没人坐,较为肃静。费了好大劲修理一下,总算能站住脚,3.6竿只能伸进水面一半,钓点就选在树头边上,九点多开钓,十点钟上鱼,到下午1点多钓了11条,见我这上鱼快,对岸的加长了竿,左右也挤满了人,端着竿子站着的、蹲着的、看热闹的人头攒动。再看我的窝点辟里叭啦抛钩声不断,在我的标附近不到30公分围了一个圆形标林,接下来连鱼影儿都没了,只好收竿做罢。所以,外界环境对钓这种鱼影响很大.大凡出鱼好的池子人必多,看鱼的也多,岸上人的吵闹,人影在水面晃动,脚步声,摩托等机动车噪声,会直接通过水的传导,使鱼逃离闹市区。鱼有一种极其敏锐的感觉器官,也就是鱼体的侧线,会用它来感觉水里轻微的震动和压力变化,以识别周围环境是否危险。这也就是选择肃静的钓位的原因,同时注意抛竿要轻而准确。水浅易缺氧,鲫鱼耐缺氧性强,要比鲤鱼、草鱼等大型鱼好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