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传统观念中,初春水体寒冷,草鱼、鲤鱼等大型鱼类还处于半休眠状态,很少觅食,只有抗寒能力极强的鲫鱼才会成为我们垂钓的对象。受此观念影响,我们在这个季节钓鱼时,大多使用小钩细线,钓到的鱼自然也就是小鱼了。即使碰见大鱼也会损钩断线难以谋面。 在我近十年的钓鱼过程中,初春从来没有过钓到大鱼的经历。不过在一次偶然的出钓中使我和大鱼有了不解的缘分。那是前年初春(大约三月末四月初)的时节,我去离我家20公里的小红山鱼塘钓鱼,由于走的匆忙,到地方才发现鲫鱼饵未带,当时非常的懊恼,想向别的钓友要点,又觉得不好意思,于是就想,反正也钓不到多少鱼,就用别的鱼饵玩一会算了,管能不能钓着鱼呢。于是开了一团鲤鱼饵,没想到竟然收到了意外的效果,钓鲫鱼的没钓多少,我却用鲤鱼饵钓到了两条草鱼和三条鲤鱼。草鱼最大的3.6千克,鲤鱼最大的2.5千克。之后我又接连去了几次,每次都有好的收获。为了验证春钓大鱼的可行性,我又到我家附近的飞机场鱼塘,在那里又损了钩断了线,还把网站给我邮来的顿顿有鱼浮标带走了一支。接着我又到山门水库试验,但是效果不佳,没有收到预期的效果。去年我又用同样方法,体会到了“小钩细线”钓大鱼的精彩和刺激。 其实春钓大鱼并非很神秘,只要改变一下观念和思路就完全可以做到。我的方法是:选择里面有草鱼和鲤鱼的小型鱼塘,这样选择的理由是鱼塘小,鱼的密度相对较大,尽管水体寒冷鱼的活动范围小,但是鱼的生存环境有限,为诱鱼就钩提供了保证。 其次,在钓位选择上也应该改变一下思路,我们在钓草鱼、鲤鱼时,通常都选择在下风口——就是顶风钓鱼。可是初春则不行,初春风力大而且寒冷,受罪不说,给观标带来一定的困难。我们都知道初春鱼儿不活跃,身体还有些僵硬,鱼张口小,吃钩轻微,反应在浮标上的动作很小,在大风大浪中这样的动作很难抓住,因此,向阳背风的钓位应该首选。但要注意,尽量选择在沟叉和靠角的钓位,这样的钓点容易聚鱼和留鱼。 再次,钓竿的长短和钓组的配备也是决定垂钓成败的关键。初春水体较凉,稍大些的鱼还是喜欢在深水活动,况且近岸相对嘈杂很难有大鱼光顾,即使光顾也不敢久留,自然上鱼的几率减少。使用中等长度的钓竿既操作方便,钓点相对远些,观标上也较容易,我初春垂钓时经常使用4.5米的手竿。在钓组配备上应以钓鲤鱼为主,但是线要选择优质高强度的纤细钓线,以提高钓组的灵敏度。我的钓组搭配通常是用白狐牌2.5号高强度尼龙线做主线,同牌号的2.0号线为子线,配以7号伊势尼手研钩和2号顿顿有鱼浮标。这样配置的好处是,相对较细的主线可以减少线和水的张力,保证信号平稳传递;手研钩非常锋利,保证鱼吃钩时快速刺鱼,降低跑鱼的概率。在浮标选择上没有太高的要求,可以根据自己的垂钓习惯,使用自己熟悉的浮标即可,但原则上应该选择中号细尾鲤鱼标。使用中号标的原因是保证钓组有一定的吃铅量,可以抗击春风保证顺利抛竿。细尾则可以降低水的浮力,使微弱的鱼讯可以准确的表现出来。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