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四季分明的北方,深秋季节,草木枯黄,冷风掠过水面,扑在脸上已没有夏日那样清爽了,一片片枯叶飘落水中,鱼儿们也知道了秋日将尽,都各安居所,深藏减出。只有咱们北方的钓鱼人,这时节还余热未消,穿着棉衣很有毅力的坚持着。你若是北方的钓鱼人就会理解我们的,我们的适钓期太短了,不坚持钓几天,就又要等上几个月的‘冬眠’期了。可鱼儿们根本就理会这些,有时就象是消失了一样,让钓鱼人从心理到外面都冰凉的回家。 所谓深秋;就是随着地球向北倾斜,太阳入射角度变低,北半球的辐射能量降低,温度就随着降下来,但由于各地的纬度不同,温度的排列一般是自北向南,从低到高的分布。所以很难确定具体地点的具体日期,还是咱们的祖先想出了比较折中的方法;杨榆叶落,寒霜频至,即为秋末,冬之初了。 一、了解一下鱼 深秋的鱼难钓。但还是可以钓的,既然咱们顶着地球上最聪明的动物的名头,就得有一些与我们的智慧相对应的办法。否则,就象有的朋友说的那样;‘不知道是谁钓谁了!’ 还是先了解一下咱们的对手。在自然状态下,这季节的鱼都已经准备好越冬了。身体里储存了尽可能多的脂肪,虽然温度已经很低了,但由于它们体力充沛,看到可口的美味还是要吃上几口的。它们的行动很有规律性,不会离它们的栖息地太远,而决定它们胃口的主要因素是温度,确切的说是水的温度。以及温度对它们的刺激。下面就这个问题说一说。 钓了这么多年的鱼,多了点心计,偷偷的记录了一些东西。具体的东西很无聊的,什么今天钓多少、钓位、深度、温度等。为了方便只说一下经验性的东西; 1、秋季后期(温度20度以下),鱼群随日期的总体走向是由浅到深。这个大家都知道,但怎么个走法相信就有很多朋友没太注意吧!在天气没有很大的变化过程时,前半段,鱼有大范围的觅食回游特性,早晚集中在1~2米的深度,有时午间就会跑到一尺不到的浅水活动。后期;鱼就会蹲坑。活动的范围很小,你找不到它就钓不到它,而且早钓坑,午要钓坑边。 2、朝阳稳水是首选。这是指相对大的水面,有暗流。这样的地方水温相对高那么一点。在前期随便选是不会错的,后期,就要选与深水相近的地方。这时鱼身体在温度的作用下,体力已经开始下降了,所以不会走得太远去费体力捕食。 3、抓住变温机会。其实这才是钓好这季节鱼的关键,抓准了,收获会大出意料。进入这季节,冷暖气流交替频繁,在冷空气即将到来的前1、2天,温度都会很高,而且水温也很高,此时出钓,鱼儿狂咬。鱼瘾特大的朋友还可以试着在气温下降的当天出钓。体味一下独钓寒江雪,那时鱼儿也会很和情调的出游的。这是因为,鱼在已经适应的相对低的水温下,受到一点温度相对高的水温刺激,就会变得活跃。而在温度变化的当天,水温还没有降下来,再加上上面开始下降,也一样会刺激鱼下底觅食。 4、阴天到处都是鱼。这点只适合于前半段。水温上下差不多。我钓过4米深的地方,小白鱼疯多!换浅水,一样钓大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