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鲫鱼从用途上分两大类:一为食用鲫,一为观赏鲫。我们平常垂钓的大都是食用鲫(北京个别渔场也将淘汰的观赏鲫计价出钓)。 鲫鱼的品种很多,我国各地有许多带地方特色的优质鲫鱼,如彭泽鲫、湘鲫、天峡鲫、镜泊鲫等,还有远方的来客,如日本白鲫等。此外各地还有许多不同的土鲫。 观赏鲫身披锦彩,有红、白、黄、紫各种单色鲫鱼,更有五彩俱全的锦鲫,它们一群群一簇簇在水中游动,很像是一条彩带在水中款摆。 正由于人们对鲫鱼的喜爱,也引起了专家们的关注,研究开发了鲫鱼新品种。在人们的印象中,鲫鱼总是那些长不大的“老顽童”,但是现在鲫鱼长个了,如彭泽鲫 据说单尾可以长到五六千克,那真是鲫中巨无霸。由鲤、鲫杂交而成的鲤鲫,也是大个子,据说两年单尾就可长到3千克,真是喜煞我们这些钓鱼佬。 由于鲫鱼对水温的适应性很强,一年四季均可垂钓,盛夏,当然是钓鲫的好时期;开春,在野外垂钓,首先咬钩的也是鲫鱼;到深秋,大多数鱼都已禁口,可秋钓凉水鲫更具秋钓特色;到冰封水面时节,破冰垂钓,主要对象鱼还是鲫鱼。 鲫鱼还有一特点,不论是大水库还是那些仅有盆碗之水的水坑小沟,到处都能找到它的踪迹,所以许多钓鲫爱好者就说:地不分南北,水不论大小,只要你下竿,就不会失望。 咬钩特征:送漂 鱼咬钩往上送漂,有的称托漂、拱漂,而这正是鲫鱼咬钩的主要特征。有人说鲫鱼是“撅着尾巴游,咬钩就抬头”,它咬钩抬头,漂子就向上升。它的这种表现,不 分水域,不分季节,始终如一。钓手们将这种送漂的特点,作为判断是否鲫鱼咬钩的主要依据。当然,送漂也不是鲫鱼的专利,草鱼、鲂鱼都有向上送漂的习惯,就 是爱拉“黑漂”的鲤鱼,有时也有不守规矩的时候。不过其他鱼咬钩送漂,另有特点,不如鲫鱼送漂平稳。 鲫鱼咬钩送漂,也随水温、水中含氧、水的肥瘦以及鱼的饱饿程度的不同,有高低快慢之分。如水温等外部条件合适,鲫鱼个头大,又饿,那它送起的漂子又快又 高,反之则表现为低和慢。如春秋季节以及冰钓鲫鱼,漂子只要轻轻点动一下,提竿就有鱼。所以在这种时候钓鲫,要选用反应最灵敏的漂子,而且钓手全神贯注盯 着漂子,还要眼疾手快。否则鲫鱼吐饵,信息消失。 随着钓鲫的方法不同,漂态出有变化,如采用长脑线配悬坠的钓法,漂子的表现大多为“黑漂”;如用短脑线配底坠,则为送漂,就是用朝天钩配七星漂,鲫鱼咬钩,漂豆也是一粒粒往上拱。 对钓具的要求:轻细灵 鲫鱼个体小,在选用和组装钓具时要围绕着轻、细、灵三个字去做准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