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3年年初,我买了个2号的孔雀羽浮标,用起来还可以,现在给大伙说道说道其中的乐趣。 我所在的城市是在东北,长时间的有霜期让我们这些钓手在冬天里实在是难熬。没事可做,就成天上网、找资料、走鱼具店,想找个好的浮标。最后在一家渔具店看到一个鬼手标,是孔雀羽做的,讲一番价后也就买回来了。 “五.一”长假,各个竿坑陆续开竿,我也想一试此标的威力,赶上一天就去试试身手。 当时的水深是800cm左右的一个朝阳的小弯子处,开饵调竿,手都快抖了。一冬天没动,哎!也难免这双手了。一切准备就绪,开始调标。 因为第一次用此标,先是空钩调4目,再是加钩调4目,看双钩所承受的铅皮量。咦?怎么这小的浮力?一看号,错了!错了!!我要买的是4号的标,可老板什么时候给个2号的?乱!真是小心还是被狼咬呀!没办法,还是要钓下去的! 我钓鱼有个习惯,就是饵要软一点,两个钩的钩距是要绝对两个钩的距离的。 调4钓2,先看一下这支标的各个自身参数吧!看翻身点、看标的下沉速度、看标的直立点,在3-4目左右出现了良好的停顿,恩,还行!接下是标慢慢到钓位。 抽饵开钓吧!要说大自然的灵性的动物你想把他就获,不研究是绝对不行的!先是几粒大饵打窝,再就是标准的饵粒找信号了。没信号抽饵,旁边有人上鱼你没信号,或有钓到鱼是误打误撞,这就不行。经过好一番折腾之后,我也忘了最后是调几钓几了,好像是调3钓3又3分之2吧,找到口了。标准的有力的一顿。中!这时别人都在抱怨今天的天气冷,鱼不开全口,找不到真口。呵呵~~~~~~~~! 就这个点了,以后顶多再微调下。固定太空豆,锁住这个点。 钓鱼是个细功夫,在标上找到最佳的钓点,没个几年时间我想是不行的。这要和我们标的浮力大小、标的质量、主线子线的灵敏度、钩的重力、饵的吃水量、水的混浊度、线组的配置等等有很大的关联。一个好的二胡演奏家,要在演奏乐曲前先调音。在低音线上调什么调、高音线根据低音线上的调音定哪个音,全凭乐曲家的听力去掌握。那可真是失之毫厘,差以千里。连音都定不准,哪来的优美的旋律? 我是打满杆,然后压水钓底钓池内的鲫鱼。鱼有大有小,也有小杂鱼。在饵落水的那一刻直下压竿头入水。然后竿不动看标的动向。翻身、立直,在钓点上出现一个停顿,然后是又继续下落。由于饵是在入水后是丝状物,大面积小重力,反应在水下的动作就是铅先下落,铅拉着饵下落,然后是铅落到调目点,饵与铅平、饵继续下落、第一(下)饵钩拉动浮标到位、第二(上)饵钩到位这一全过程。人说浮标是人的“眼睛”,高手在浮标上也就能够清楚的看出这一过程的任何一个环节。鱼在水下爱吸动态的饵,成丝脑状的饵,这是我们都知道的。好多时候是在钩饵与铅平齐到入底这一过程中底层鲫鱼吸钩。 在标压水后不动,看标从翻身开始第二次带竿,有时会有出人意料的有收获。在水下也就是饵团从自然下飘到人为的有意识的向岸边方向延长饵落地的时间,无鱼也可以把个窝区打成条状,加大向四周雾化的空间。当然在鱼引到位出现疯抢时是不能带竿的。那样就会乱了接口的信号。这一过程,抛竿、入水、压竿、带竿,一气连贯,真的有点飘的感觉! 前面我说过我个人爱把两个钩的距离调到精准的当时用钩的两个钩距,纯属个人爱好。我想,一个渔者,不清楚水下的各个动态过程,不熟悉水下的各级影响浮标上信号的因素,是不会钓好鱼的。两个钩,一个占多大的份量,什么时候在标上反应的是铅到位了,饵是先于铅先到位还是铅先到位,饵什么时候是在无拉力情况下自然下落,什么时候第一饵到位,什么时候第二饵到位,除了钓组本身的因素影响,还有就是所选水域的水深、水的浮力和有无什么水上浮层、风力大小、水有无暗流、所用饮料等等因素。但我发现所钓到的鱼多是下钩中鱼,有人说是下钩不易被鱼察觉,可按理来说是上钩要灵敏于下钩,而且多是上钩立在中底面下钩是躺着,不易被过往的鱼发现。其实鱼是大自然最具灵性的动物,想研究明白他,是不易的。也正因如此,钓鱼运动是越来越红火,吸引更多的人来一探其中之奥秘。 只要够个体的鱼(3分之1两以上的),就能在吸饵时有个有力的信号,不管鱼是吸饵还是涮饵,他的动作也要明显区别于小杂鱼的玩饵。在一把好的浮标上总能找到一个点,反应的鱼讯是清楚的一顿或是有力的上扬或斜拉。只要能找到那个点,能清楚的反应出鱼就饵的信号,就能最有效的防止小杂鱼闹钩。 一切就是在神不知鬼不觉之中,眼观浮标,手握钓竿,心随标动,鱼随心动,可谓给个神仙也不换呀!! 看着别人是三五聚群,在那分析什么天冷鱼不开满口了、他的钩大了、他的饵不好使了、他的窝子水凉了、他的手昨天抽烟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