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大小标之道和相关标的应用 浮标有分大标小标。小标灵敏、大标稳定。小标之灵,主要指的是钓组整体灵敏度。即浮标体积小浮力小,使得钓组的体积和质量都小较容易受外力启动,所以灵敏。也有人认为大标有时候比小标还要灵敏。但这里的灵敏指的就不是小标的所谓灵敏了,而是指配合不同的鱼情水情和钓组,大浮标及系统所反映出来的中鱼率或信号的准确度。 例如在天寒水冷的时候钓小猾慢口鱼,有的钓友会尽一切努力来给钓组瘦身,用小号冬标、极细的线组和配件、很轻的钩饵。如果用大标重坠的钓组,即使您调钓得再灵敏也没用。但如果钓的是生口鱼,那么大标钓组也能用,因为鱼吃饵仍然实在,但钓猾口鱼就不行了,因为大标大系统最终所能反映出来的动作,多属后期的吐口或者喷口。 这不能说明体积越小的浮标就越灵敏。再举个例子。大棚冬钓,水深1.8米,用0.1号线组、芦苇2号长身软尾冬标正常钓底,结果是几乎没钓到鱼。浮标浮力太小了,牵引不了松弛在水面上的风线向前滑行。浮标浮力过小不能带风线滑行是表象,实际上它牵制不了风线的同时,也同样牵制不了母线。浮标在母线和风线之间两厢迁就!最终导致钩饵状态泡汤。 小标之灵灵在标身小、水阻小、平衡系统瘦而轻、易受外力启动,但如果是标身小,浮力不足,肩负不了牵直很细线组的责任时,则矛盾转化,失去了用小标的意义。 其实大标的用途更为广泛,比如暖季节钓大型鱼种,粗线大钩,须靠大标的大浮力、大配重来牵控线组。吞口拉拽、自然水域、风吹浪涌、水深不测、小杂鱼众多,钓竿的长度也不受限制等都需要大标重坠来加以配合。竞技钓鱼,用大标的机会也多。用大标重坠,即可为快速下底赢得时间,还能有效地避免中上层截扰,一举两得。用中、大号标钓比较活跃的滑鱼、乱鱼,是池钓切实经验,它能有效地过滤多余动作,便于集中精力关注近底或落底实口。大标系统稳定, 是因为大浮标身材丰满浮力大、配组大,使得平衡系统的排水体积和质量大,还有钓组下沉快、到位及时、抗干扰效果好,便于主动控层等方面的优势。 钓一标深,就是利用钓饵雾化,把鱼往上引,鱼上来后就拉。这个道理谁都懂。然而有时钓一标深的时候明明标尖没有动作,提竿却中鱼了。这虽然有幸运的成分在,但却让本来就抓不住动作的人更加不知道怎么钓鱼了。那么在小得几乎找不到鱼口的情况下该怎么钓呢? 实质上钓一标深有没有普遍意义,以自然水域为钓鱼场所的大众钓鱼,一般是不会接受一标深的,原因是鱼密度稀、走水、鱼不能集中。虽然如此,钓一标深还是颇受重视的。钓一标深的关键还是找口。找口有几个要点。 1、找准层鱼的位置。鱼在水皮下20~45厘米处的鱼比较匀整,大小、个头都比较接近。其上,鱼要小一点,分散;其下,鱼相对要大一些。当一个深度的鱼集中得多的时候,吃口基本相同,张口吸食钓饵的动作也相同,所以能很快地找到吃口的规律性。找鱼层的办法是:一、比较鱼讯出现的时间,通过中鱼率的高低可以基本确定哪个位置是稳口层。二、在调整水线,深一点,浅一点都有鱼的时候,以动作微弱能中鱼为原则,时间足,抓浅不抓深; 时间紧,钓深不钓浅。在一个深度有相同的吃口,是判断定层鱼位置的重要标准。 2、掐准浮标的动作。鱼咬钩,而浮标没有动作,有几个可能。一是溶散后处于悬浮状态的残饵过多,二是诱鱼过多,浮标来不及反应,三是线组、浮标相对迟钝。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标尖动作明显,幅度很大,但中鱼率不高。钓一标深用短身短脚的长标尖浮标,也有短身而脚不短的,但要求翻身不见标顶,一入水就显示标尖运行状态,唯此才能掐准信号。 3、用钓饵修理鱼口。一、拉满钩小球,不搞滴漏,不拉鼻涕。二、把握醒饵时间,利用钓饵的不同状态在主诱主钓上有严格区分。三、保持饵的动态, 不钓静止饵。四、改变一砣饵钓到底的习惯,及时撤换效果欠佳的钓饵更不能用死饵。钓一标深是状态第一。 4、关联因素要处理好。饵、钩、线组、浮标、抛钩、提竿是一个综合工程,钓不好鱼就摆弄钓饵,更换浮标,至于是抛钩时坠砸水,惊了鱼,还是提竿早了就不去研究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