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钓友们有这样的体会,在春夏交替的4月下旬到5月下旬这一时段,使用手竿是最难钓鱼的。因为经历了春天黄金垂钓,使所钓水域近岸的鱼数量渐减少,从而形成了鱼滑和鱼不进窝咬钩等情况。同时因季节的更迭,气候发生变化,使鱼一时难以适应,以及因春耕用水水位快速下降造成鱼类惊恐躲避等诸多因素造成鱼难钓的窘境。 如何在落水时节鱼难钓的情况下,提升休闲钓鱼的情趣,取得较佳的垂钓效果,笔者的钓鱼技巧如下。实施迫水钓是最奏效的方法。即随着水退,钓者跟进,直抵新落的水边乃至尚在淹没的浅水之中,将饵投向尚未下过钩的水域,以及果断移竿至湖库中下游寻深,寻坎,我们知道许多湖库以及较大的坝塘等自然水域都是依天然地势而筑,凹凸不平、高矮坎子、沟道小洼以及大面积的田畴地块等淹没其中,从而形成复杂的水下地形,特别是在上游一带的湖边,多有田地被淹,一旦水落,便逐步露出埂坎和浅水滩。初夏用手竿多在上游1米左右的较浅水域施钓。笔者所在地的一些水库两岸边淹没着许多台田,以每星期出钓一次计,每次下降的水位为10厘米~20厘米,上星期蹲过的田埂已经离水一大截,如果钓点本来就只有一米多,现在更浅了,假如忽略了这一点,继续下竿,必十钓九败。因为鱼在水落时段呈惊恐状态,许多老钓手都说,水落一寸,鱼退一米,这种退不仅是指鱼往更深、更远的水域而去,还在于鱼因感知水位的突变,而出现蛰伏或很少游动,在原位上任你撒饵做窝和变换钓饵,也难以钓获。在初夏的一个月里,笔者在大山深处的黑所水库8天连钓五次,次次撵着水钓,甚至涉足浅水中,共钓得近300尾大个野鲫和十数条鲤鱼,重百余斤,最多时一天钓得二十多斤大鲫;而同去的几位钓友因忽略了水退鱼龟缩的情况,多在原岸边或平滑较浅的水域下竿,导致钓果甚差。总结钓落水位的实战经验,笔者归纳出以下几个要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