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鲤鱼分为两大类:一类为食用鱼,另一类为观赏鱼,人称锦鲤。锦鲤色彩更加斑斓,有单一种颜色的,也有花的,尤其一种白色的或红白相间,更加美丽。锦鲤另一特点是个头大,我见的巨锦有数千克重,甚是新奇。它们在我国及世界上许多国家观赏鱼的大家族中,占有一个重含氧的要求、对食物的选择、咬钩后的反应等等,看不出任何明显的差别。识鱼性,知水情,是钓鱼成功的重要前提,所以了解一些有关的知识,对钓取鲤鱼是非常有益的。鲤鱼对水温的适应性很强,在我国炎热的南方,以及冰凉的北国水泽,它们都可生存,但是它们最适宜的水沮是 2025℃,这当然也是最佳的垂钓水沮。鲤鱼对各种水的质量的要求也不甚严,清水混水、肥水瘦水、活水静水等,都可存活生长。当然,它们在不同的水质中增长的速度是不一样 的。 鲤鱼对水中含氧的需求,与一般淡水鱼无明显差异,抗缺氧的能力超过鲢鳙草鱼。例如在一些密养池内因气压低缺氧时,首先抗不住的是鲢鳙鱼,只有在缺氧较严重时,鲤鱼才会上浮。 鲤鱼属底层鱼,可以说它这一辈子都是长期幽居水底。这对钓鱼者来说是非常有利的,这也是鲤鱼易钓的原因之一。例如一个3米深的鱼池,鲢鳙草鱼等可能在水的上中下三层水中游弋,鱼儿相对分散,垂钓时要判断鱼在哪个水层,才能有所收获。而钓鲤鱼时根本不用考虑鱼在哪里,住底层下钩就是。也是由于鲤鱼聚居水底,所以鱼的密度相对也大了许多,这是施钓最有利的条件。鲤鱼难道永远不游到水的中上层来吗?不,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会游上来的。一种是游到边浅处来,但是这时它们虽已离开深水的底层,但旧习不改,游到上层之后,仍在边浅处的水底,这就叫“离深不离底”。这是因为鲤鱼追逐水沮,自动离深赴浅。“三月三,鲤鱼上河滩”,它们是受升高了的水温的调遣,追逐最适宜的水量。这时它们上来之后,仍会咬钩摄食。还有因产卵雌雄鱼互相追逐,这时它们也是离深不离底,在一些杂草及水下树枝问追逐甩开,它们虽然忙于婚配产卵,但还能咬钩。还有一种屑觅食性的泪游,它们也不会离底。在养鱼池喂鱼时是人工用手抛投,或用机械喷投,引起鱼儿上浮接食,久而久之,连鲤鱼也会浮到水面夺食。但在不喂食时,它又回到底层。下砍投食,它又上 浮。另一种属非主动的被迫上浮,那就是水中缺氧或水质被污染,它们被迫游到水的上层来。一个池塘如果连鲤鱼都出现上浮,说明水下缺氧或污染严重,这时那些最不耐缺氧的鲢鳙,恐怕早已生命垂危。在这种情况的鲤鱼,它们命尚难保,所以也绝不会张口进食,这时你将钓饵递到它的嘴边,它也会躲着游开。一个水体翻坑之后,经过严重缺氧的鱼,即使存活下来,也等于大病一场,一两天之内不会好好进食,这时,对钓鱼人来说,可以作出一个准确无误判断:正在翻坑或严重翻坑后的一两之内,鱼儿不会咬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