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内陆横跨东西近 70 个经度, 南北跨将近 50 个纬度,一年中同一个节气南北相差比较悬殊。一些钓友当谈到春钓时,尤其是对早春、仲春和暮春的时段划分,不同地方钓友有着不同的见解,使初接触垂钓的一些钓友,尤其是东北的钓友摸不着头脑,再此本人谈点初浅的看法供参考。 关于春季三个时间段的划分 本刊每年都发表不少关于春钓的文章,不同地区对 ” 三春 ” 暨早春、仲春、暮春,有着不同的时间段划分,这并不奇怪。多数文章以 2 月初至 3 月初定为早春或称初春, 3 月初至 4 月初为仲春, 4 月中、下旬至 5 月上旬为暮春,而每年的 5 月上旬就进入“立夏”节气。很多钓友积累了丰富的有关“三春”的垂钓经验,其中包括线组配置、用饵选择、钓位钓点选择等,但作为初学垂钓的读者,尤其是东北三省的钓友来说,教条的完全照搬是行不通的。 首先就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讲,上述“三春”的时间段划分与东北地区实际有很大的出入。举个例子讲,农谚中说:“七九河开、八九雁来”,这对我国长江以南地区比较适用,而东三省就行不通。就拿 2005 年来说, 2 月 13 3 月 19 按着外地关于“三春”的划分,南方的“早春”在我们这里确实寒冬的结尾,就是说东北的早春与南方相比,相当于外地的仲春或暮春,节气、温度推迟达一个月以上。如此推算下去,辽宁地区与南方相比约推迟 20 天左右、而黑龙江的早春至少要推迟 40 天以上甚至更多。通过三年的实践,总结出我地春季垂钓上鱼的规律如下: 清明以后谷雨前 ( 4 月 5)鱼已开口、喜吃荤饵、鱼体个头大效果较好。可垂钓时间上午 8 时至下午 15 时; 立夏以后芒种前 ( 5 月 6 保持稳定,或气温连续稳定上升过程中的晴间多云天气,伴有偏南风或东南风是最佳垂钓时间,当连续升温后略有下降的当天 ( 幅度不超过 3 度 ) ,也是较佳垂钓时间。 2 仲春阶段, 4 月中旬至 5 月末,此阶段气温水温回升都比较快,一天一个样,到了 5 月下旬水温会升到 12 到 18 度,若昼夜温差 < 15 ℃ > 5 ℃ 时垂钓效果最好,最低温度此时都在 5 度以上, )的风向统计表(平均天数),统计总天数为 184 天,表中的北风或偏北风天气基本是初春时才有的,一般“五一”过后北风天气很少再来。 通过对上述的总结,本人的体会是:春季垂钓的时机,不能教条的盲目照搬异地的经验,非常重要一点是要结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找出适合本地的最佳垂钓时间,要不断摸索规律,注重资料积累经验总结,恰当的选择适合本地条件的出钓时机,才能钓好鱼。 夏季垂钓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夏天到,鱼难钓”这是广大钓友多年经验的积累和共识,所谓难,就是不像春秋两个季节那么好上鱼,但并不是说钓不着鱼,如果掌握好当地的天气规律,合理安排出钓时间,恰当选用饵料,同样可以钓到鱼、钓好鱼、多钓鱼。 从节气上讲,每年的 5 月 5左右,到了这时从节气上已是立秋的第二或第三天了。 为了摸索夏钓的规律,我从 2003 到 2004 两年的气象资料统计中得出如下规律: 天气变化。注意观察垂钓头天夜间到垂钓当高温天气后出现降温天气,且降温幅度不超过 5 度,温差 >10 ,则是垂钓好时机。 出钓时间。夏季白昼的气温一般都很高,出钓的时间最好选择凌晨,即东方刚刚鱼白肚时。我们每次都在天见亮时下竿,一般在凌晨 3 点半到上午 9 点,过九点就收竿。不钓中午,也不钓下午和傍晚,实践证明傍晚效果不如早晨。 关于风、雨、云天气。根据二年的资料统计,我地区的夏季风向很少有北风天,整个夏季偏西风约占 59% ,西南风占 37% ,东风和东南风仅占 4% 。通过实践我们这里偏西风优于西南风,西南风天气一般都多雨或多云,晴间多云天一般均刮西风,只要风力不超过 3~4 级,都可以出钓。多云天气效果优于晴间有云,但阴天效果不好。 夏钓饵料的选用。夏季鱼难钓的第二个原因就是饵料的选择,春秋两季节钓鲫鱼一般野钓都选择蚯蚓(当地不产红虫),但到了夏季就显得力不从心了。春季鱼从苏醒活动开始一直喜爱荤饵,但到了夏季就换口味了,开始喜爱素饵,而且对素饵要求也苛刻,对于那些味浓的饵料基本拒绝,喜爱吃清淡的原汁原味的饵,如玉米面、豆粉等。进入 7 月以后市场出现新鲜的嫩玉米,则是上好的饵料,用玉米粒破碎后不加其它添加剂直接打窝,在用整个玉米粒挂钩垂钓,效果特别好,钓鲫鱼的同时还可以钓到大鲤鱼。如果用蚯蚓进行夜钓可以钓到鲶鱼,当然用小河虾、泥鳅鱼也是垂钓鲶鱼的好饵料。 总结以上诸方面就是,只要掌握好当地的天气规律,适时选择出钓时间,做到合理用饵,无论是低温的春季,还是炎热的夏季,仍然可以钓到鱼、多钓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