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马”是指运动中的钓者,“观星”是老钓手判断钓点内是否有鱼的依据。俗话说:“盛夏鱼儿叶下藏,走马观星钓荷塘”。白露之后正是大量莲藕上市旺季,夏季茂盛而又浓密的荷叶,被人因采藕而拉得东倒西歪,使原来密不透风的水面缝隙洞开,给钓鱼人带来了施钓的良机。加上夏季高温阶段刚过,气候逐渐回到了符合鱼类需要的温度,又因为莲藕有过滤肥水的功能,使得藕塘中的水质偏瘦,鱼类食用的天然饵较少,塘中的鱼对饵有着更强烈的摄食需求,因此白露节气后,正是走马观星钓荷塘的最好时段,早晚凉爽的气候也为钓者提供了良好的出钓时机,使钓者免遭了酷热之苦,真正享受钓鱼的乐趣。 钓具使用长竿短线钓法,选择竿体较轻的炭素竿,长度在7.2~10米,采用直径为0.104~0.128毫米的尼龙线,钓钩使用2~3号的伊势尼型朝天钩,浮漂使用由鸡毛梗自制的七星漂,使用上述钓组的好处是钓竿轻,钓者舒适不易劳累。信号反应清晰、隐蔽性强,钩饵不易惊扰钓点内的鱼,遇上挂底可轻易弃钩保线组。由于不能获知水下断残荷梗的分布,使用七星漂还可以避免挂底,便于50~100克大小的鱼咬钩。 诱饵钓荷塘多在沟汊等静态浅水水域中进行,主钓的对象鱼为鲫鱼鲤鱼等底层鱼不需要饵的雾化,一般多用碎米,小米,玉米碴,等颗粒饵诱饵,如加入适量曲酒或食用香精搅拌效果更好。秋季鱼类活动范围大,若想快速地诱鱼就必须使用浓香型的诱饵,以浓烈的香味刺激鱼的感官,促使鱼类产生食欲。实践证明,此饵入水后显眼容易招鱼,又不会使鱼饱腹,可提高鱼咬钩的积极性,考虑到荷塘中多为小型鱼,故诱饵用量不宜过多,打窝时切忌徒手抛撒诱饵,必须使用投饵器,将诱饵准确倒入钓点。 钓饵荤素皆备,根据荷塘中鱼的食性用饵,因此蚯蚓、白虫、红虫就成了钓荷塘的首选荤饵。如果野生杂鱼较多,有小鱼闹钩可用米饭粒,面粉,商品饵替代蚯蚓。但无论是用蚯蚓还是用米饭粒,都应以逗口钓法为主,因初秋的季节存在着明显的温差,钓点内的鱼容易受温度的影响而浮头。若钓点内的鱼浮头,可采取的动态钩法。若以蚯蚓为饵,应挑细小蚯蚓,使用整条蚯蚓穿钩。无论是米饭粒、小麦、白虫、蚯蚓都可以。因主钓的对象鱼都不太大,所以使用的钓饵宜小,这样更便于鱼的摄入。 钓点养殖莲藕的水面,一般水体较浅,通常在60~100厘米之间。如果池塘中的水较清,水中的鱼可能会发现岸上的钓者。因此,钓者在选择钓点时,首先要考虑到是否有鱼,再将钓竿对钓点的影响也考虑进去,可尽量选择逆光处钓,这样可避免因照带来的影响。也可选残荷连结范围较大的地方做钓点,利用荷叶将遮挡鱼的视线,打窝时窝点多做一些,一次先打上个,钓时再打三五个,这样可以有效的节约时间。笔者为了钓好鱼经常采取下水掏窝的办法做窝,效果十分明显。即到达河边后,根据自己拟定的钓点,然后涉水将水底的杂物清除干净,再将周围的荷叶集中在一起,留出巴掌大小的空档即可。 钓法“轮窝钓”是钓荷塘的核心,基于荷塘水情复杂的特点和鱼头稀疏的实际情况,钓者要以走钓为主,哪个钓点内有鱼星就在哪个钓点里守,若二三分钟无鱼咬钩即可赶下个钓点,如此反复。有鱼中钩应及时地将中钩之鱼提拎上岸,在无鱼咬钩或咬钩迟缓的情况下多用逗钩的方式钓,以免鱼儿挣扎惊散鱼群。如钓点内出现鱼星而鱼不咬钩时,应将钓钩悬起20厘米,反复地提起放下,使钩饵处于鱼的视线中,一旦有鱼发现钩饵会很快咬钩。 施钓技法钓荷塘自然免不了与荷叶、荷梗打交道,选点时应看清荷叶梗在水下的走势,注意控制扬竿的方向,若钓点空档较小应采取直上直下的扬竿方法,避免挂底挂草。有鲫鱼咬钩时,鱼讯多表现为送漂,鱼漂上下微微点动几下,就被托送上来。小杂鱼在咬钩时,漂讯常为领漂和黑漂,且动作幅度大,当钓者发现有小鱼咬钩应轻轻地抬竿,不要发力扬竿,以免钓钩挂底。有鱼中钩时,要及时将鱼提到河岸,以免挣扎的动静影响钓点内其它的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