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串钩最大的优势是钩饵抛入钓点后,上中下三个泳层都有钓饵,可同时施钓不同泳层的鱼类,虽然串钩的上述优点,但它也同其它钓法一样,容易受温度、钓饵、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制约,使鱼吃钩变缓或无鱼咬钩,如何改变此种状态,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几种方式。 一、先做窝子后钓鱼 串钩钓鱼不象炸弹钩那样,可边钓边诱,即使眼前鱼咬钩的频率差,但鱼也会因钓点有饵越聚越多,串钩钓的优势很多,但却无法避免诱鱼效果差的不足,特别是面大鱼稀的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施钓串钩,就必须抛饵做窝。虽然有人不用做窝,抛对了地方,照样有鱼咬钩,但这种现象往往会持续不了多久,就会出现断鱼。原因是钓点内无饵诱鱼,仅凭着钓钩上的那一点钓饵是不能诱聚和留住钓点内的鱼。 还有一种可能是温度的变化,使水体出现明显的温差,鱼儿的趋温改变了鱼的泳层。当然,鱼不咬钩的原因还与钓者使用的钓饵有关,但无论属于哪种情况,都必须先将鱼儿诱聚在钓点内,才能改变鱼不咬钩的状况,因此诱鱼是必要条件。钓者可在串钩钓组下加挂炸弹钩,同时使用两种钓组,边诱边钓,诱钓合一。钩上可挂蚯蚓、白虫等虫饵,也可用商品饵可充分利用商品饵的物理特性,钓饵荤素皆有,针对不同食性的鱼类,以满足不同种类鱼的嗜好。 二、早晚架竿有区别 鱼类有趋温的习性,早晚多栖息在水体的底部。早上施钓串钩的话,钩饵越接近水底,鱼咬钩率越高,随着时间的推移,照时,很容易形成较大的温差,加之水体中的浮游生物和藻类丰富,鱼类多处在饱腹状态而食欲不佳。因此,常会出现鱼咬钩迟缓和不咬钩,即使钓饵出现在鱼的视角范围内,只要钓饵不是鱼类的喜好食物,鱼的咬钩频率会很低,特别是抛于钓点中不动的钓饵对鱼的吸引力大打折扣。如果钓者能够将死饵变活饵,将静态钓法,变成动态钓法,可以激起鱼的食欲,从而达到多钓获的目的。
|
|
|